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结腹痛

热结腹痛

证名。指热邪内积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热结腹痛之症,身热腹热,烦躁不寐,时作时止,痛则汗出,或痛而作声,或痛而一汛即欲下痢,一利即止。此热积腹痛之症也。”多因心肝火动,煎熬于内,或饮食不节,停积发热所致。《寿世保元·腹痛》:“肚腹满硬,痛久不止,大便实,脉数而渴者,积热也。”治宜清热消积导滞为主。方用枳壳川连汤、承气汤,或栀连平胃散加枳葛、保和丸加枳连、清胃汤龙胆泻肝汤等。参见腹痛、内伤腹痛条。

猜你喜欢

  • 拔法

    推拿手法名。即拉法。《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左右换,前后拔。”

  • 人参考

    书名。1卷。清·唐秉钧撰,撰年不详。1916年绍兴医药报社据日刻本重刊,名《重刻人参考》。本书对人参的商品、产地、真伪以及采集、收藏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考察。现有绍兴医药学报《医药丛书》本。

  • 推脊

    小儿推拿方法名。即推骨节法。详该条。

  • 逍遥丸

    即消遥散作蜜丸或水丸。治证同。见逍遥散条。

  • 内经

    ①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②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

  • 大巳寒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荜茇、肉桂各四斤,炮姜、高良姜各六斤。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送下。治久寒积冷,脏腑虚弱,心腹疼痛,胁肋胀满,泄泻肠鸣,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阳气暴衰

  • 和安郎

    宋代医官职称。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向日葵梗心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即向日葵茎髓,详该条。

  • 大血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血满草之别名,详该条。

  • 湿热身肿

    病证名。身肿类型之一。《症因脉治》卷三:“湿热身肿之症,身热目黄,小便赤涩,胸腹胀闷,四肢黄肿,口渴心烦,此湿热作肿,即阳水肿之症也。湿热身肿之因,或湿热行令,袭人肌表,或先伤于湿,湿气久留,郁而成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