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器械。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局部外固定。又称夹板。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条下注有《肘后方》云:“小品方……以竹编夹裹,令遍缚令急,勿令转动。”这说明早期夹板用竹片制成
出《肘后方》。为皂荚之别名,详该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高级官员工作,官阶正四品。
见《中国针灸学》。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参手足小指穴条。
病证名。《赤水玄珠》卷三:“感寒咽闭不能咽。”即喉闭。详该条。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均美条。
经穴名。代号BL4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静脉后支。主治胸胁胀痛,脊背
见《医方约说》。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