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徽中草药》。为萹蓄之别名,详该条。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阳干主运气有余,为太过。
见《妇科玉尺》卷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熛疮。见该条。
【介绍】:见蒋仪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五方。蜈蚣二条,江鳔三钱,天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为细末,每服二钱,黄酒调下,日二次。治破伤风之邪在表,寒热拘急,口噤咬牙者。
见《中药材手册》。为金银花之处方名,详该条。
舌中尖红,舌根有淡黄苔。为热入阳明,每有出现黄疸者。如见头汗、身凉、小便黄涩,可用茵陈蒿汤加味,清热利湿退黄(见《伤寒舌鉴》)。
证名。指面目浮肿由虚所致者。见《景岳全书·面病》。详面目浮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