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葍子
出《食疗本草》。为八月扎之别名,详该条。
出《食疗本草》。为八月扎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臌胀之一。《不居集·酒臌》:“少年纵酒无节,多成酒臌。……其有积渐日久,而成酒臌者,则尤多也。盖酒性本湿,壮者气行则已,酒即血也,怯者著而成病,酒即水也,不惟以酒为水,而血气既衰,亦皆随酒悉化
病证名。①指口、耳、鼻皆出血。见《圣济总录》卷七十。又名鼻大衄。详见该条。②指九窍同时出血。《血证论》卷二:“大衄者,九窍出血之名也。此非疫疠,即中大毒。人身止此九窍,而九窍皆乱,危亡之证,法在不治。
见《中药材手册》。为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南北朝时称双生为厘孳。详双生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症为包块生于颈之两侧,推之可动,形圆而软,遇恼怒愤郁则肿大而痛。宜舒肝解郁,可用丹栀逍遥散化裁。
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指苍白无华的面色,喻肺的真脏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参真脏色条。
【介绍】:三国时药学家。一作李之,是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弟子。对本草学有一定研究,曾著有《李当之药录》、《李当之药方》、《李当之本草经》。这些药物学著作虽然都已散佚,但有的内容曾被后世药物学著作所引用。
书名。12卷。清·胡廷光撰于1817年。本书系汇集清以前有关伤科文献资料编成。卷1~2为伤科总论;卷3治伤手法及工具;卷4伤科内证;卷5~6为各部骨伤;卷7~8列伤科方剂;卷9~12为其他金刃器物损伤
经穴别名。即水道穴。《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妊子不成,若堕落,腹痛,漏见赤,灸胞门五十壮,在关元左边二寸是也,右边二寸名子户。”其中子户穴,《世医得效方》又名气门。
书名。4卷。清·洪寿曼编于1907年。本书内容采自前人医著,用白话的形式予以阐述。为初学入门读物。卷1脏腑功能、四诊、治法;卷2~4内伤,外感,妇、儿多科病症,附录杂病简验方。全书文字浅近,吸取了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