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白茅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喉科杓指》卷三。又名攒齿疳,即钻牙疳。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无名肿毒。见该条。
病证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指眼生翳膜带青色者。
《串雅内编》卷三方。又名丹溪喉闭丸。雄黄一钱,郁金五分,巴豆(去壳)七粒。为末,醋糊为丸,麻子大,冰片、麝香各少许为衣,每服五分,清茶水送下;如喉噤塞用竹管纳药入喉中,须臾吐痰立解,未解再服。治缠喉风
病名。亦称胎枯。指胎儿因某种原因死于母亲腹中,日久不下而渐干枯。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纸样儿。闫纯玺《胎产心法》:“胎气因母举动失调,或所禀怯弱不能自固,致儿内失荣养,不能长发,仍不陨坠者,此与果实干萎在枝
出《本草经集注》。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为天麻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简明中医妇科学》。指每月行经前一、二日,大便下血。多因素嗜辛辣燥血之物,热郁肠中,大肠与胞宫并域而居,当经行之前,胞中气血俱盛,引动肠中郁热,因而迫血下行所致。症见经前大便下血,色深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