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只设1名。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轮,指风轮,故又名风轮赤豆。多由肝经积热,气血瘀滞所致。症见黑睛上有颗粒状突起,白睛一束赤脉追随直上黑睛,绕布颗粒,状若赤豆,抱轮红赤,羞明流泪。常见于体弱儿童和青年,容易
【介绍】:唐代医家。京兆(今陕西境内)医工,将药物按性味功用分类解释。删去重复,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撰《本草性事类》1卷,佚。
后齐医官职称。尚药局中局丞2人,为局内高级官职。
指前板齿(门牙)干燥不润。新病齿燥,伴有垢秽、口臭等,多属肺胃火盛,津液大伤。久病齿燥如枯骨样,多属肾阴严重亏耗,病多危重。
指中医的古典著作。①《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②后世有称《黄帝内经
病名。蛊胀的俗称。《证治要诀·蛊胀》:“蛊胀,俗谓之膨脝……。”详蛊胀条。
即拔罐法。其操作方法,有下列几种:①闪火法:用镊子夹住蘸有95%酒精的棉球(或以粗铅丝一端裹以纱布蘸取酒精)点燃后,伸入罐内缓动片刻,随即退出,迅速将罐口复罩在应拔罐的部位上,让罐吸紧后再松手。应用此
病证名。见清·崔秉铣《妇科宗主》。指阴挺脱出红肿溃破者。外用《妇科宗主》方:飞矾、铜绿、五味、雄黄、桃仁,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五钱,以方内雄黄为衣,每周一丸纳阴中。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九。即求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