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物《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见《寿世保元》卷七。即紫苏饮,见该条。
方书。又名《济世养生集医方》。清·毛世洪辑。刊于1791年。本书集录作者试用有效方剂50首,作为临床治疗参考,有的方剂后附以作者治验。现有《汇刊经验方》本。
病证名,出《中藏经》。指小儿泄泻,大便稀薄而色白者。多由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水湿下注所致。其症可伴有腹胀、腹痛、唇淡等。治宜健脾利气,用白术丸(《中藏经》:白术、当归、白芍、木香,等分为末,炼蜜丸如绿
指手、足六阳经。《灵枢·脉度》:“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伤寒著作。河北中医学院编,杨医亚修订。此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伤寒论》历史梗概、价值和基本内容;各论归纳阐释六经病、霍乱、差后劳复等病证治,诠释原文较为浅显、精要。编者将《伤寒论》条文均予编
病名。古代称水、水气,水病、水胀。出《素问·水热穴论》。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疾患。《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
见孙文垣医案条。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瘴,引纵也。谓宜近而引之远,宜远而引之近,皆为牵掣也。此处指目牵动感。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