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独蒜

独蒜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猜你喜欢

  • 亡津

    即亡津液。详该条。

  • 土石

    出《名医别录》。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 脉语

    脉学著作。一名《脉学精华》。2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论脉简要,别有见解。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判态度。书末附脉案格式,是对医者在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 逍遥竹

    出《简易草药》。为徐长卿之别名,详该条。

  • 调疽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调痈、调豆、手疽。指疔发生在大指者。证治见指疔条。②《疡科心得》谓蛇头疔之又名。

  • 暑必兼湿

    六气病因之一。①《幼科要略》:“长夏湿令,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胃汁大受劫灼,变病由此甚多。”②《中医临证学基础》:“人体感暑夹湿,除暑的见证外,还伴有四肢困倦,食欲不振,胸闷,

  • 薄皮疮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三十五。因风热壅滞肌肤所致。其症体表生疮,溃流脓血后,脓腔呈空壳状,仅留一层薄皮。宜用苦参、密陀僧、蛤粉、儿茶各等分为末,先清洗疮面,揭去白皮、脂油调搽;脓水多者干撒。

  • 张戴人

    【介绍】:见张从正条。

  • 纪开泰

    【介绍】:清医家。字来西。山东宁阳人。雍正(1723~1735)间监生。传家学,研《内经》,遍读仲景以后诸家方书。治病必洞察标本阴阳之故,凡有心得必一一记录,撰《医学箕裘集》24卷。卒年约八十。次子体

  • 接脊

    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位于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