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率谷

率谷

经穴名。代号GB8。出《针灸甲乙经》。《银海精微》作率骨。《外台秘要》作蟀谷。别名耳尖。属足少阳胆经足太阳少阳之会。位于头颞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处。一说:在耳直上入发际一寸,高于曲鬓,相距八分。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吻合支;并有颞浅动、静脉顶支通过。主治偏头痛目眩耳鸣呕吐惊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恶眉

    眉毛枯萎无光泽。眉毛的枯萎或润泽与血气的盛衰有关,枯萎是血气少的征象。《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恶眉者,血气少。”

  • 婆婆丁

    见《滇南本草》。为蒲公英之别名,详该条。

  • 潘阳坡

    【介绍】:元代医家。为金代名医刘完素三传弟子,著《加减方》1卷,已佚。

  • 女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血竭内消丸

    见《外科大成》卷二。即内消退管丸,见该条。

  • 冷利

    八利之一。小儿脾胃嫩弱,寒湿内侵或伤生冷,以致脾胃虚寒,运化失常。症见利下白色粘液,手足冰冷,渴喜饮热等。治宜温运脾阳。用附子理中汤等方加减。

  • 知了

    见《江苏药材志》。为蚱蝉之别名,详该条。

  • 程约

    【介绍】:南宋医家。字孟博。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世代为医,约医术更精,善长针灸,著有《医方图说》。

  • 小儿诸吐

    小儿各种呕吐病证的总称,历代医家分类不一:①《活幼心书》诸吐有冷吐、热吐、积吐、伤风嗽吐、伤乳吐。②《幼科全书》:有物无声曰吐,有声无物曰呕,有声有物曰呕吐。其证有三:有寒、有热、有食积伤。③《幼科类

  • 禾镰草

    见《江西草药》。为合萌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