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核桃楸皮之简称,详该条。
出《蜀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红大戟,详该条。
骨名。胸胁众骨之统称。包括胸骨和肋骨。
见本草经疏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双方互相依存,只有阳气生化正常,阴气才能不断滋长,以此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生发。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见该条。
隋唐时期医官职称。为太医署最高官职,共2人,全面负责太医署的医疗和教学工作,官阶从七品下。
藏医学著作。(梵名《索玛拉扎》、藏名(《门杰代维给布》)。成书于公元八世纪初,作者不详。全书113章。分别论述人体的胚胎、生理解剖、病因(内因:即隆、赤巴、培根失调。外因:季节气候、居住环境等异常变化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