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内蒙古中草药》。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作横舌,即哑门,见该条。
证名。指瞳神散大。《银海精微》:“瞳人之大小随黄仁之展缩,黄仁展则瞳人小,黄仁缩则瞳人大,……肝受风而不展辘轳,则瞳人环圆也,随肝轮而缩,觉见瞳人大不收,号曰辘轳展开症。”治宜祛风涤痰,用僻巽绽子加减
证名。指脊椎下段尾骶骨部位作痛。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多因肾脏精气亏耗,督脉受损,或寒湿侵袭,或血瘀气滞所致。疼痛常连及腰部,难以挺直。喜暖怕冷者,治宜温肾补督脉,可用温肾散,附桂八味丸;肾水不足者,
仰卧。《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
出《脉经》。指小产。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生。履贯欠详。撰《瘅疟备急方》1卷,佚。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乌风内障。详该条。
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邪实体虚,攻邪与补正需要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邪结肠胃,气虚而便结,用黄龙汤,以甘草、人参、当归补虚,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