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吉民

王吉民

【生卒】:1889~1972

【介绍】:

医史学家。广东东莞人。1910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大学堂,毕业后任船医等。后对中医学、医学史有所钻研,尤以医史研究兴趣浓厚。于1936年组织医史委员会,任会长。即今之中华医史学会前身。1947年筹办《医史杂志》,任主编,又筹办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即今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任副馆长。与伍连德合著英文版《中国医史》(1932)。另有《中国历代医学家发明》、《祖国医药文化流传海外考》,以及医史论文索引、外文文献索引等医史研究工具书等。

猜你喜欢

  • 情志三郁

    证名。指因情志抑郁所致的三种郁证。见《景岳全书·论情志三郁证治》。即怒郁、思郁、忧郁。详各条。

  • 医纲提要

    书名。8卷。清·李宗源撰。刊于1830年。作者以“阴阳内外,表里寒热,虚实燥湿,升降通寒”为医学大纲,全书按此纲要选辑历代医书有关论述,结合个人经验,分阴阳、内外等8部阐述。各部有总论、病证辨析及治法

  • 鼻准

    ①体表部位。又名准头、鼻尖、面王。为鼻前下端隆起之顶部。《东医宝鉴》卷一:“山根之下曰鼻准。”今解剖学名鼻尖。其色泽的改变可作为脾胃病变望诊的参考。②经穴别名。出《奇效良方》。即素髎。见该条。

  • 甘露秧

    见《中药材手册》。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 阴干

    十天干各有阴阳所属,其中乙、丁、己、辛、癸为阴。阴干主运气不足,为不及。

  • 暑症发源

    书名。1卷。清·李识候参订。书成于1902年。此书论述暑症以及与暑邪有关病证,包括初夏湿温、季夏暑病、秋令伏暑和疟疾、痢疾等。作者分经辨证,并按标本虚实寒热立方遣药,颇多经验之谈。现有《三三医书》本等

  • 塞因塞用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用止塞的方法治疗塞证。闭塞不通之证,一般应采用通利的治法。但对某些现象是塞,而本质是虚的病证,则不但不能通,反而要用补法,故称反治法。例如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所致的

  • 赤面风

    病名。为一种面部皮肤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由心、肝二经血气上壅,复感风热,郁阻肌肤而成。初起面部发痒,继则灼热肿胀。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内服清胃散加银花、连翘或升麻解毒汤(《外科活人定本》:白

  • 强阴

    即补阴。亦称滋补肾阴。是强壮阴精的治法,故称。临床上,一般在使用补肾阴药中,酌加一些壮阳药,取阳生阴长之义,效用较著。参见补阴条。

  •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

    见《伤寒直格方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