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王好古

王好古

【生卒】:1200?~?

【介绍】:

元代著名医学家,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通经史,好医方,曾跟随金代名医李东垣学习,精通医学。为赵州医学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在医理上,他重视内因辨证上的意义,并主张温补脾肾。对治疗斑疹等疾患有不少可取的论述。

猜你喜欢

  • 灸瘢

    指灸疮脱痂后所留遗的瘢痕。《抱朴子·仙药》:“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灸瘢皆灭,面体玉光。”

  • 水银枣子膏

    《疡科选粹》卷五方。水银一两,枣肉二两。共研至水银不见星,捻如枣状,薄绵裹,纳肛门中,次日虫出。治虫痔痒痛不止。若痛,加粉锡三分。此法须谨防汞吸收中毒,慎用。

  • 瞳缩

    病证名。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 重舌

    病证名。出《灵枢·终始》。又名子舌、子舌胀、舌。《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心脾有热,热气随脉冲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在于舌本之下,谓之重舌。”即舌系带两旁的舌下腺肥大,俨如双重舌头,但较正常

  • 痰滞恶阻

    病证名。恶阻症型之一。平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聚湿成痰,孕后经血壅闭,冲脉之气上逆,痰饮随逆气上冲所致。症见恶心,呕吐痰涎,胸满不食等。治宜豁痰降逆。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 袁淳古

    【介绍】:见袁坤厚条。

  • 痘疹玉髓

    参见痘疹全书条。

  • 偷针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即针眼。《证治准绳·杂病》:“视其背上即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眼时即瘥,故名偷针,实解太阳经结热也。”详针眼条。

  • 黑夜睛明症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黑夜精明证。详该条。

  • 颊车风

    病名。《喉科心法》:“生于上下牙床尽根之中间,或左或右,初起红肿疼痛,结核如豆,甚则牙紧不开,轻则咀嚼不便。由肾胃两经风火而成。”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消肿。可选用五味消毒饮、知柏地黄汤、仙方活命饮、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