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中药手册》。即鱼脑石,详该条。
病名。指饮酒过度伤肺所致的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饮酒伤肺,痰嗽,以竹沥煎紫苏,入韭汁,就吞瓜蒌杏连丸。”《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有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
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参见水肿、十水条。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偏胜则病症表现摇动性或游走多变的特点。如游走性的关节肌肉疼痛、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口眼斜、卒然昏仆等。
【介绍】:晚清医家。字潆溪。邰埭(原属江苏甘泉,后属江都)人。少时随父习医,好读书,钻研医术,治瘟疫宗吴又可。撰有《五经分类本草》、《类方续选》等书,皆未刊刻。
主气之第三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夏至前后各30日又43.75刻。亦即由小满至大暑,其中包括芒种、夏至、小暑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病名。又名齿虫。①指牙被虫蛀而痛。《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虫是虫食于牙,牙根有孔,虫在其间,亦令牙疼痛。”②指蛀蚀牙齿的虫。《鲍氏验方新编》卷一:“五倍子煎浓汁,含漱数次,其虫立死,其患永除。”
病名。指喉痹之色白者。见《喉科杓指》卷二:“此症因肺胃受寒。脉迟身热,色白不红”。治宜散寒、利咽、活络、解毒。方用清咽散(芥穗、薄荷、疆蚕、桔梗、甘草、防风、前胡、枳壳)加细辛、苏叶、羌活、陈皮。若色
古人认为天体的运行一日一夜环周于二十八宿,运行一宿的距离称为一舍。三舍就是三宿之距(见《灵枢·卫气行》)。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老鸦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