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注射液
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见生脉散条。
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见生脉散条。
病名。出《素问·骨空论》。又名无子、全不产、绝产、断绪。女子婚后,夫妇同居三年以上未避孕而不怀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曾孕育过,并未采取避孕措施,又间隔三年以上未再次怀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在女子方面,
【介绍】:清代医家。字晓澜。江苏如皋人。辑有《吴门治验录》(1822年)、《良方汇集》(1825年刊行)等书,并修订重刊有王肯堂之《灵兰要览》,费养庄之《幼科金鉴》等书。
【介绍】:元末明初医生。浦江(今属浙江)人。为李濂之外弟。早年与李濂皆师事城南闻先生。早年治经学,后受医说于朱丹溪之门,治疾有奇验。如至正十二年(1352年)治张某眩晕,贾氏采用情志调节法治之,辅以药
见《本草纲目》。为杜鹃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人参考条。
脉象之一。脉来绷紧,状如车绳转索,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陈皮、姜半夏、茯苓、威灵仙各一钱,制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各八分,青皮、槟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井、河水各半煎,饥时服,渣再煎服。治疟疾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外缠喉风。详该条。
证名。出《灵枢·五味》。又称口渴。①指自觉口咽干燥之证。多因肺胃有热,津耗血少所致。也可因水湿、痰饮、瘀血阻滞,或脾虚不运,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使津液不能上承而致肺胃有热者,渴喜冷饮,便秘溺赤,苔黄脉
见《山东中药》。为藜芦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