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①疮疡之简称。《外科启玄》卷一:“夫疮疡者,乃疮之总名也。”②泛指皮肉外伤而言。《外科启玄》卷一:“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痒,苦楚伤烂而成,故名疮也。”如金疮,刀疮等即是。③一切痈疽、皮肤病的通称。《外科启玄》卷一:“疮之一字,所包括者广矣。虽有痈、疽、疔、疖、瘰疬、疥、癣、疳、毒、痘、疹等分,其名一,止大概而言也。”

猜你喜欢

  • 图经本草

    见本草图经条。

  • 醋咽

    证名。又称吞酸、咽酸、噫醋。《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能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咽而吞酸,致气息酸臭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食后噫醋吞

  • 细辛丸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方。细辛二两,五味子、熟地黄、生地黄各一两半,人参、茯苓、地骨皮、山药、防风各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盐汤送下,日二次。治中风泪出外障。

  • 食后服

    病在上焦,适宜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药外,大都可在饭后服。《神农本草经》:“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 睛黄视眇证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恣酒嗜燥,或湿热,痰浊等所致。“风轮黄亮如金色,而视亦微眇,为湿热重而浊气薰蒸清阳之气,升入轮中,故轮亦色变。”(《张氏医通》卷八)。类今之虹膜异色性睫状体炎,宜清热除

  • 内急

    症状。①指在内的筋脉拘急。《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甲乙经》卷二及《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作“肘纲”)。”②大便急迫。

  • 夏德懋

    【介绍】:见夏子益条。

  • 增损承气丸

    《外台秘要》卷六引《延年》方。前胡、大黄、炙枳实各七分,桂心、干姜、吴茱萸各五分,茯苓四分,芍药六分,炙厚朴、陈皮各十分,杏仁七十枚。为末,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服后稍停饮酒任性,以气宣下泄为度

  • 脾实热

    证候名。指脾为热邪困阻的实证。《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

  • 接脊

    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位于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