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书名。又名《世补斋不谢方》。1卷。清·陆懋修撰。本书选录临床应用确切有效的方剂三十余首。作者称这些方剂有使疾病速愈之效,故以《不谢方》为其书名。现有《世补斋医书》本。
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即风引汤第一方,见风引汤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惊邪者,由体虚,风邪伤于心之经也。心为手少阴之经,心气虚,则风邪乘虚伤其经,入舍于心,故为风惊邪也。其状乍惊乍喜,恍惚失常是也。”治宜养心、安神、祛风。可用茯神丸
即藿香正气散作蜜丸。治证同。见藿香正气散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见《明医杂著》。即二便色白。详该条。
舌中根部白厚滑苔,舌质边尖淡红,为有寒湿表现,表里证均可见。若伤寒邪在太阳,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口不干、舌不燥、胸闷等症,见此苔者,为风寒夹湿表证,治宜解表化湿。若杂病里证见此苔者,为中焦脾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
天井、肩井两穴的合称。详见两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