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中药手册》。即鱼脑石,详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著有《医学通义》一书。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分类之一类。《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九道脉即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九种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铁棒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妊娠期出天花或水痘。天花我国已基本消灭。妊期在治则上只以清热安胎为主,不可触动其胎。余症均按天花、水痘辨证治疗。
症状。①指在内的筋脉拘急。《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甲乙经》卷二及《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作“肘纲”)。”②大便急迫。
推拿穴位名。用掐、揉法,有发汗等作用。①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小头尺侧。《针灸大成》卷十:“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②位于手背第四与第五掌骨小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咳嗽》。指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致的咳嗽。症见咳嗽痰稠,身热,汗出恶风,口干咽痛,鼻流黄涕,苔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通肺气。用桑菊饮、银翘散等方。参见咳嗽条。本症类似急性上
小儿病理特点之一。小儿肺娇胃弱,最易从口鼻感受病邪而患时行热病。故清·叶天士《幼科要略》提出“六气之邪,皆从火化;饮食停留,郁蒸化热;惊恐内迫,五志动极皆阳”之说,以论证小儿“所患热病最多”。由于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