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卞大亨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三仙丹第一方,见三仙丹条。
渴证之一。《圣济总录》卷五十九:“人因劳伤府藏,或大病后未复,荣血不足,阴虚于内,则生内热,热则津液燥少,故渴而引饮,饮不能多,多则腹满不消,气虚不胜于水故也。”若气虚燥渴引饮,可用黄芪汤;若阴虚舌燥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人中疔。见该条。
与冷灸相对而言,称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如艾灸、灯火灸等。
见医理发明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肾。《慎斋遗书·虚损》:“或从下而损上,如因情欲抑郁所致,则精伤而损肾,肾损则木枯而生火。”《难经·十四难》:“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损其肾者,益其精。”《古本难经
运气术语。指运与气属于同类而化合,成为影响该年气候与发病的一个因素。如木同风化,火同暑化,土同湿化,金同燥化,水同寒化。属于运气同化的又有天符、同天符、岁会、同岁会、太乙天符等之别。各详该条。
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后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