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疳疾

疳疾

出《颅囟经》。即疳。详疳条。

猜你喜欢

  • 鞋带疽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在内踝者名走缓,又名鞋带疽。”详内踝疽条。

  • 导便

    即导法。详该条。

  • 心汗

    病名。《丹溪心法·盗汗》。指心窝部多汗。《医林绳墨·汗》:“又有心汗者,当心膻中,聚而有汗。”因忧思惊恐,伤及心脾所致。治宜补养心脾,敛神益气,选用生脉散、归脾汤、补心丹、茯苓补心汤等方。

  • 疳积酿泻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 十八反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两种药物同用,发生剧烈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称相反。据文献记载有十八种药物相反: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苦参、玄参、

  • 心主之阴

    出《素问·皮部论》。指手厥阴经之阴络。张景岳注:“心主之阴,手厥阴之阴也。”

  • 疟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疟疾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和治疗原则,故名。

  • 饮膳正要

    书名。3卷。元·忽思慧撰。刊于1330年。本书记述元代皇室贵族的饮食谱,但其卷3的部分也收载了食物本草的内容,分为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七类,约200种,分别介绍其性味和主治,并附绘图。此书较

  • 痿厥

    病证名。指痿病而致气血厥逆的病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缓甚为痿厥。”《类经·刺四支病》:“痿厥者必体废,张其四支而取之,故血气可令立快也。”《张氏医通·厥》:“痿厥者,痿病与躄杂合而足弱

  • 乳蒸

    病名。见《郑氏女科家传秘方》。指乳房胀痛发热者。即蒸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