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病名。亦称痃气。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痃者,悬也,悬于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扛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笔管如弦。其原皆由阴阳之气不和,常多郁塞,又时忿怒,动气偏胜,或适当饮食,与气缠裹,适受寒冷,与气停留,且忿怒则肝火盛,而血随气结,痰亦缘火相附而升,遂合并而成形质,悬于脐之左右,故名曰痃。”治用麝香丸、积块丸、三棱散等方。②指皮肉间的积块。《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痃者,外结募原肌肉之间。”《罗氏会约医镜》卷八:“痃者,因气滞为积,其皮厚,在肌肉之间,有可见者也。治宜理气补气,待正气旺,用艾炷之。”参见痞块、癖等条。

猜你喜欢

  • 泉腋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渊腋,见该条。

  • 紫裆风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三。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色呈红紫,痒不可当。相当于过敏性皮炎。治疗参见赤面风条。

  • 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

    见琼瑶神书条。

  • 胎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 冻死

    指受冷极深冻僵而死。《诸病源候论·冻死候》:“人有在于途路,逢凄风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气入藏,致令阴气闭于内,阳气绝于外,荣卫枯涩,不复流通,故致噤绝而死。若早得救疗,血温气通则生。”

  • 苗父

    一作弟父。上古时代巫师,用巫祝的方法治疗疾病,为后世祝由科之始。

  • 陆敬舆

    【介绍】:见陆贽条。

  • 衡络之脉

    经脉名,《素问·刺腰痛论》:“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俛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历代解释有二:①马莳认为衡络是指“太阳之外络,自腰中横入髀外后廉,而下合于腘中”的足太阳膀胱经支

  • 湿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感受湿热病邪而致的痉证。湿热病邪。侵袭经络,以致身热不扬,抽搐,或四肢痉挛,角弓反张。治宜清热化湿为主,如甘露消毒丹。清·吴鞠通《解儿难》:“湿为浊邪,最善弥漫三焦,上蔽清窍,内

  • 女科秘诀大全

    妇科著作,5卷。清·陈莲舫编于1909年。作者指出:“妇人阴性偏拗,幽居多郁,七情所染,坚不可破,且面加粉饰,语多隐讳,仅凭切脉一端下药岂能免误”?遂选集诸家论说,结合临证实践,分经脉、胎前、产后、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