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水肿章》。即风肿。详该条。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即黄风内障。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蓝实,详该条。
据文献记载新生儿胸腹透明畸形。清·吴溶堂《保婴易知录》:“初生小儿,胸腹忽然如水晶色,脏腑皆见。”
病名。《医贯》卷五:“耳脓即停耳。”系指耳内流脓。详聤耳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吴茱萸之简称,详该条。
病证名。①胀病之一。一名胀。出《素问·脉要精微论》。《仁斋直指方·胀证》:“七情郁结,气道壅塞,上不得降,下不得升,身体肿大,四肢瘦削,是为气胀。”气虚、气热、气寒亦可致气胀。《医碥·肿胀》:“因于气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即黄水疮。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在章,安徽歙县人。精于医术,钻研伤寒、温病之学,撰有《伤寒论条辨续注》,删减前人对《伤寒论》注释的繁复部分,并加个人见解加以续注;另对吴又可之《温疫论》一书加以补注而成《温疫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