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痘疮

痘疮

病名。为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又名天痘天行痘天疮天花天行发斑疮疫疠疱疮、豌豆疮登痘疮、百日疮、虏寄疮。由于发病有强烈的传染性,故名天行。因先见点,起胀,灌浆,如花发蕾;七日后收靥,脱痂,如花之萎谢,故又名天花。或以其疮形似痘,故又名痘疮。《时后备急方》:“比发有病,天行发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载白浆,随抉随生,不及治疗,剧者数日必死,疗得瘥后,疮瘢紫黯,弥岁方无。”初起与伤寒相类似,有形寒身热呕吐惊悸,口鼻气粗,耳尻不热,遍身疼痛,耳后有红筋等先驱症,在整个病程中其特点可分为发热,见形,起胀、灌浆、收靥、脱痂六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中,因毒邪的深浅,体质的强弱不同,可出现较多的变证。建国后,本病已经消灭。

猜你喜欢

  • 医学一统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 十五络脉

    《灵枢·经脉》指十二经脉、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见表)。《难经·二十六难》指十二经脉、阴蹻脉、阳蹻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后世针灸文献多从《灵枢》之说。十二经的络脉都是由表经别入里经,里经别入表经,

  • 飞伤喉痹

    病名。多因阳明火毒上冲咽喉,或感受秽恶之气,或酒后怒火上乘所致。症见喉间卒然肿胀,顷刻转大,红肿疼痛。治宜泻热解毒,消肿止痛。用粘子解毒汤、泻心汤,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飞疡喉、急喉闭条。

  • 四气街

    又称四街。见气街条。

  • 何号周天散

    《痘疹金镜录》卷下方。蝉蜕五钱,地龙一两。为末,取适量,乳香煎汤调下。治痘黑陷,项强,目直视,腹胀,喘急,发搐。

  • 白淡透明舌

    舌苔淡白而透明,似苔非苔的舌象。多属虚寒之证,因年老胃气不足,或久服汤药,胃气伤损所致,宜补中益气(见《伤寒舌鉴》)。

  • 扫帚菜子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地肤子之别名,详该条。

  • 饮食须知

    书名。①元·贾铭撰。1卷。撰年未详。本书为食疗参考读物。重点介绍360余种食物相反相忌。全书分水火、谷、菜、果、味、鱼、禽、兽八类。书中杂有一些迷信的论述。现有《丛书集成》本。②清·朱本中撰。1卷。刊

  • 瑞莲

    出《岭南杂记》。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 表寒里热

    表有寒里有热的证候。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之证。多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又伴见烦躁口渴、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