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疹心法条辨
参见痧痘集解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综合性医书。明·唐椿撰于1474年。5卷。本书共分元、亨、利、贞四类。“元类要法”又分上、下卷,为医学总论部分,分论医学习业、诊候、药性、察病、治法、经络等。“亨类钤法”、“利类钤法”各1卷,分论风、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白蔹之别名,详该条。
见相侮条。
书名。又名《仙传痘疹奇书》。2卷。明·高我冈撰。刊于1598年。上卷治痘;下卷治疹。作者根据治痘以气血为主,治疹以清火滋水为主的理论,对痘疹的证治作了简要记述,并附痘疹图说及针法治疗图等。
病名。即生于上臂外侧的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颏痈。见该条。
见《针灸聚英》。即进针法,见该条。
出《颅囟经》。即疳。详疳条。
火热性的郁证①五郁之一,指心火怫郁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火郁之病,为阳为热,脏应心,腑应小肠、三焦,主在脉络,伤在阴分。”症见全身不适,少气,咽喉肿痛,口干舌苦,脘
出《庄子》司马彪注。即橡实,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