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痛痹

痛痹

病名。出《素问·痹论》。又名寒痹。《金匮翼·痹症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详寒痹条。一说痛痹即痛风。《医学正传·痛风》:“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参见痛风条。

猜你喜欢

  • 热泻

    病证名。又称热泄、火泻、火泄。因热迫肠胃所致。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黄色稠粘,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肛门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肛门焦

  • 肾虚耳聋

    耳聋的一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夫肾为足少阴之经,内藏精而气通于耳,耳宗脉之所聚也。若精调和,则肾脏强盛,耳闻五音。若劳伤血气,气兼受风邪,损于肾脏,而精脱,精脱者则

  • 阴阳学说

    古代两点论运用于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详阴阳条。

  • 孤阳上越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 仙传外科秘方

    见仙传外科集验方条。

  • 生化编

    见女科、产后编条。

  • 顺气

    即降逆下气。详该条。

  • 月信

    见《素女经》。指月经。详该条。

  • 瞎蠓

    见《中药志》。为虻虫之别名,详该条。

  • 郑慎斋

    【介绍】:见郑宏绩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