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膈膜与肓膜合称。《素问·刺禁论》:“鬲肓之上,中有父母(注:心肺也)。”参见膈、肓条。
书名。1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3年。本书收录民间验方,分为头风、面皱、肺痈等40余类,约100余方。选方大多简便实用。末附王氏所撰《潜斋医话》。
气功术语。道家称进行气功炼功活动,吐故纳新,为炼内丹。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孩儿草之别名,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
古刺法。出《灵枢·官针》。即关刺。详该条。
证名。指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病证。该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①厥阴病证型之一。亦即寒热错杂表现之一。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如外感病误用攻下,引致大泻不止,津液
病名。假孕症型之一。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症因经行者或举重物或犯房事,致经事不卒,瘀滞子宫,经闭腹大,状如怀孕,法当下其瘀血,则腹胀自消。”方用血府逐瘀汤。
见佛教经《四分律》。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