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结

痰结

痰证之一。因火邪灼津,燥痰日久,气虚津枯,痰液粘结所致。以结于喉部为多见。《明医杂著·痰饮》:“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结也。”治宜散结化痰可用加味甘桔汤清化丸。一名梅核气。参老痰条。亦有结于胸膈胁下者。《万病回春·痰饮》:“胸膈有痰不化,元气虚弱,津液干燥,咯难得出,喘嗽身热,痛难转侧者,是痰结也。”“胁下有痰,作寒热咳嗽,气急作痛者,亦痰结也。”方用瓜蒌枳实汤。参见痰证条。

猜你喜欢

  • 一笔消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蟾酥各五钱,麝香、没药、乳香各二钱。用蜗牛打烂作锭、晒干、滴醋研磨,以新笔蘸药,控患顶,圈围患处,至消为止。治痈疖。

  • 生气通天论篇

    《素问》篇名。生气,指人的生命活动。天,指自然界。本篇论述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有着密切相通的联系。内容主要是运用阴阳理论,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来阐述人体与自然的联系。其中列举了许多种疾病,着重说明

  • 叶子林

    【介绍】:见叶汝楠条。

  • 徐成伯

    【介绍】:见徐謇条。

  • 痘疹入眼

    病证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痘疹眼。指痘症初起,热毒浊邪薰扰清窍,引起目赤泪出,羞明涩痛,眼闭不开,或黑睛生翳,以及痘症后期,正气耗伤,热邪余毒攻眼所致之赤痛生翳,甚至黄液上冲,花翳白陷,蟹睛突起等。

  • 三叉虎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三丫苦之别名,详该条。

  • 血分证

    热病最深重的阶段。多从营分传来,以伤阴、动风、动血、耗血为特征。症见热甚、神昏谵语,或抽搐、吐血、衄血、便血、斑疹色紫黑,舌色深紫或绛,脉细数等。包括心、肝、肾受病证候。外科疮疡阳证,也常有血分热毒之

  • 本草权度

    综合性医书。3卷。明·黄济之撰。刊于1535年。书名本草,实际上以介绍临床各科常见病脉、因、证、治为主,前有五脏虚实、脉法、脉体升降图、经络图、十四经穴等内容。编次不同于一般临床综合性医著,辨证颇多心

  • 饭消扭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三月泡之别名,详该条。

  • 鸡脑壳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小贯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