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建中草药》。为空心苋之别名,详该条。
①宋代翰林医官院医官职称,系一般下级之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②辽时医官的名称。
见竹林寺女科秘书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证名。《张氏医通》卷七:“脬气不足,小便频数,昼甚于夜者,缩泉丸;或时清利过多,或时频数赤涩者,旧用萆薢分清饮,多不应,改用加减八味丸,效;若夜起小便多者,八味丸加五味子;数而少为实热,宜渗之,五苓减
见《江西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与温针对举。指单纯针刺之法。
又称嗳气。出《素问·脉解篇》。《景岳全书·杂证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详嗳气条。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即痘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