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皮刺疗法

猜你喜欢

  • 天府

    经穴名。代号LU3。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阴肺经。位于上臂前外侧,平腋前纹头下3寸,当肱二头肌外侧沟处(《针灸甲乙经》)。布有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和头静脉,肱动、静脉肌支。主治咳嗽,喘息,鼻衄,瘿

  • 丁甘仁

    【介绍】:见丁泽周条。

  • 煖水脏

    即温肾。详该条。

  • 曲周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 白滞痢

    古病名。即白痢。《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白滞痢者,肠虚而冷气客之,搏于肠间,津液凝滞成白。”方用豆蔻丸等。参见白痢、寒痢条。

  • 鼻多涕

    病证名。鼻塞不通,而多涕液。《圣济总录》卷一百八十:“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和,风冷乘之,使气道遏而不通,则风冷与气上畀,蒸而为液,其液复畀于下,故令鼻多涕。”治法见涕液不收条。

  • 土续断

    出《续古今考》。为建兰根之别名,详该条。

  • 瑞莲

    出《岭南杂记》。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 辟著

    喻枯裂之象。《素问·气交变大论》:“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

  • 雀啄法

    见提插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