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益母草煎丸

益母草煎丸

普济方》卷三百一十九方。柴胡麦门冬、炒桃仁赤芍药干地黄鬼箭羽各一两,人参琥珀地骨皮白术、炒枳壳桔梗当归各三分,鳖甲(醋炙)二两,麝香一分。为末,用益母草汁、青蒿、童便各一升,生姜三分,慢火熬成膏,和药捣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服。治妇人热劳烦闷,四肢疼痛经脉滞涩,腹胁烦闷,不欲饮食。

猜你喜欢

  • 山苏子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糙苏之别名,详该条。

  • 阴精

    精属阴,故称。①泛指阴液。《素问·六微旨大论》:“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参阴液条。②指生殖之精。

  • 针灸要旨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

  • 黄钟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 痘症治验

    参见痧痘集解条。

  • 化燥

    又称津伤化燥。因津液消耗而出现燥证的病理。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原因,都能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口渴、唇焦咽燥、便秘尿少、干咳、咯血或衄血等阴液不足的证候。参见内燥条。

  • 王浆

    见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参考资料》(1):1~5,1960。为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糜。详蜂乳条。

  • 臼齿

    即尽根牙。

  • 喻昌

    【生卒】:约1585~1664年【介绍】:清初著名医家。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年青时以贡生被选入京城,清军入关后隐居,并研读医书,旅游于南昌、靖安等地,后(1644~1661)在

  • 内伤蓄血

    病证名。指蓄血是由于内伤所致者。其症胸胁或小腹急痛,宜桃仁承气汤或抵当汤,随痛之高下选用之。体虚者,可略加桂、附;若下血瘀滞,色晦不鲜者,酌加温补气血之品。参见瘀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