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诊之一。黄为湿着之色,属脾。临床上主湿,主血虚。黄而光亮,脾胃湿热;黄而暗淡,寒湿困脾;萎黄淡白,脾虚血少;萎黄而带白斑,有虫积;黄色而光泽明润者,有胃气;枯槁晦滞者,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
又称断针。指针刺时针体发生折断的现象。《针灸聚英》:“折针,本草云,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多由针身伤蚀,操作粗猛,体位变动或外力碰撞所致。针折后,患者应保持原体位,如断端尚在体外,可即拔出;如断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日间安静,夜间时有啼哭不安,持续不停,至天明又转安静。《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热……”。如见夜啼
见《医钞类编》。即产后玉户不敛。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家。安徽青阳人。著《干金圣惠方》一书,已佚。
三虫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姜片虫。见姜片虫病条。
见《群芳谱》。为玫瑰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一。即脱囊,见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