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晨昏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目中常早晨昏。详该条。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目中常早晨昏。详该条。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六棱菊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科心得集》卷下。即阴茎癌。详肾癌条。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水肿章》。即风肿。详该条。
病名。婴幼儿发疹性疾病。《证治准绳·幼科》:“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本证类似风疹、幼儿急疹等。
针灸术语。指在盛夏的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民间习以此时治疗哮喘、老年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
病名。《喉舌备要》:“此症或发在喉中或发在舌上,俱生红疱,患者必面色紫黑,骤伤风热,喉内气闭不能吞物。”治宜针刺出血,吹冰硼散;须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参见呛喉风条。
即时气。参见时行条。
脏腑惊证之一。出金·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体液所化的泡沫。《灵枢·周痹》:“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