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亦名带下白候。妇女从阴道经常流出白色粘液,绵绵如带,称为白带。一般在经期前后或妊娠期中,白带量可能略多,属正常生理现象。若量过多有味,并伴有腰腹痠痛等,则属病态。多因脾虚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射干、升麻、犀角、麦门冬、玄参、大黄、黄芩各一钱,芒硝、栀子、竹叶各五钱。水煎服。治胃痈初起,中脘穴隐痛微肿,寒热如疟,皮肤甲错,脉沉数。
病证名。赵献可《邯郸遗稿》:“胎前呃逆不已,此乃气不顺也,以紫苏饮加苏子、茯苓、半夏、姜汁治之。然亦有胎死腹中,冷气侵蒸而作呃者,宜下其胎,则呃自愈矣。”
病名。痢,古通利。指泄泻。《局方发挥》:“夫泻痢证,其类尤多,先贤曰湿多成泻,此确论也。”《痢证汇参》卷二:“泻痢之证,并无虚坐努责,惟觉倦怠,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赤白兼下,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
病证名。骨蒸的前驱症状。《普济方》卷三百八十四:“阳气偏盛,水不足,脏腑积热,熏灼肌体,盛则消烁骨髓,是为骨热之病,久不已,变成骨蒸。”症见低热长期不退,或潮热,或发热不规则,烦渴,盗汗等。治宜清热养
①指阴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②运气术语。指主气,或称主时之六气,即六气分司于一岁的二十四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
书名。又名《人镜经附录全书》,简称《人镜经》。原撰人不详。8卷。内容根据十二经及奇经八脉次序,分别联系论述脏腑功能、病状及治法。后经明·钱雷补充2卷,名《人镜经附录》。清初张俊英补充2卷,名《人镜经续
①小儿指纹的诊断部位之一。指纹透达食指第三节为命关,表示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故名。②经外穴名。见《扁鹊心书》。位于胁下,以中脘穴至乳中穴连线为底边,向外侧作一等边三角形,其顶角是穴。③推拿部位名。
病证名。·亦作目晨昏。谓清晨目视昏矇,“此乃头风攻冲于头,目者太阳之首,肝脏为阳,气旺故使头风攻注于目”(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甚者可兼见头痛身热。宜祛风明目,用局方芎菊散或石膏散加减。
书名。又名《喉科枕秘》。2卷。清·焦氏(佚名)原撰,金德鉴编。刊于1868年。卷1为治喉秘法、治喉要诀、临症二十法、喉症图形(72种喉病的图形及针刺、外吹、内服等方药疗法)。卷2列应用良方、秘方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