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直中三阴

直中三阴

寒邪直接侵犯三阴经。《医学入门·伤寒》:“若不自阳经传来,直中三阴之经,初起厥逆腹痛自利不渴,太阴自受寒也,上症加之呕吐少阴自受寒也,又加之小便不利厥阴自受寒也。”《景岳全书·伤寒典》:“若初起本无发热头痛等证,原不由阳经所传而径入阴分者,其证或厥冷、或呕吐、或腹痛泻利、或畏寒不渴、或脉来沉弱无力,此皆元阳元气之不足,乃为真正阴证。”《医述·五法大旨》引陈养晦:“盖邪不由阳经而入,径中三阴,名曰直中内寒盛极,阳气衰危,故曰救。救者,救阳危也。”《医学心悟·直中三阴诸证》:“直中者,初起不由阳经传入,而径中三阴者也。中太阴,宜用理中汤;中少阴,宜用四逆汤;中厥阴,宜用白通加猪胆汁汤。”临床上以直中少阴为多见,由于肾阳虚衰阴寒极盛,治宜急救回阳,用四逆汤之类。参见六经病少阴病太阴病厥阴病条。

猜你喜欢

  • 温热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小儿感受温热病邪,侵袭经络,壮热,发痉者。治宜辛凉镇痉。用白虎汤加全蝎,蜈蚣之类。参见风温痉条。

  • 收生

    即接产。

  • 吴士奇

    【介绍】:见吴杰条。

  • 又称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疠之气等致病因素。因从外侵入人体,故又称外邪。

  • 神效追风丸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方。苦参六两,大枫子肉四两,荆芥二两五钱,麻黄、当归、羌活、白术各五钱,黄芩、白芍药、川芎、白僵蚕、人参、白蒺藜、胡麻仁、防风各一两,乳香、没药各二钱二分,麝香四分。为末,酒煮黄米

  • 小儿舌膜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疡医大全》谓其症为“初生小儿舌上白膜裹住。”多因胎中感受热毒,蕴于脾胃,熏蒸于舌所致。临床还有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妨碍吮乳,啼声不出者。治宜先将此膜刮去,外以白矾少许擦之。内服

  • 漏乳

    病名。即产后乳汁自出。详该条。

  • 香菜

    ①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罗勒之别名。②出《韵略》。为芫荽之别名。各详该条。

  • 月经水

    见《本草蒙筌》。指月经之血。

  • 蔓椒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