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瑶函》卷三方。升麻、白芷、葛根、薄荷、石膏、陈皮、川芎、炒半夏、甘草各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治阳明经头风头痛,身热口渴。
治法之一。即从治,或称反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从取而得者。”参从治、反治条。
推测、度量之意。如从切脉推测病情和病所,结合四时气候变化,估计疾病的顺逆。《素问·病能论》:“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参见揆度奇恒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习惯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灵枢·九针论》:“左足应立春。”古人喻人之形体与气节相应,左足关节与立春相应。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终之气。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橘核,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大叶金花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肉疙瘩。详见该条。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病证名。《大明诸家本草》:“茜草,……止鼻洪。”指鼻衄之甚者。参见鼻大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