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潘子恒《广菌谱》。为蘑菇之别名,详该条。
出《儒门事亲》卷五。即子喑。详该条。
证名。指白天发热,或热在白天升高。《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热则行阳二十五度,柴胡饮子。”《增补万病回春·发热》:“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小柴胡汤加
出《本草图经》。即冬青子,详该条。
病因分类之一。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参三因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生大黄(后下)、赤芍药各15克,厚朴、木香、延胡索、栀子、牡丹皮、芒硝(冲)各9克。水煎服,每日二剂,三至四次分服。功能泄热通便,理气止痛。治重型胰腺炎(急性
出《黔囊》。即冬虫夏草,详该条。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维德。山东益都人。精于儿科,撰《痘科温故集》一书(1752年刊行)。
病名。生于踝部的流痰。证治参见流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