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药中毒

猜你喜欢

  • 温邪犯肺

    一般指外感性热病发病初期的病机。外感温热邪气,从口鼻而入;又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故温邪首先侵犯肺卫,出现肺卫之证。证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或少汗,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外感温热篇》

  • 千金苇茎汤

    即苇茎汤,见该条。

  • 人参理中汤

    见《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即理中汤第一方,见理中汤条。

  • 腋痛

    证名。《症因脉治》卷一:“腋痛者,在两胁之上,奶旁外侧,痛连缺盆,肺经症也。若在腋之下,原是胁痛,而非腋痛。”致病原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多因风寒、燥热等邪侵肺所致;内伤多因郁怒伤肝、积热熏肺或肾

  • 蓐疮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儿自初生至七日内外,因胎毒攻发,身生疮者,名曰蓐疮。此症见于头面腿臂等处,并逐渐蔓延,引起患儿啼哭不乳。治宜用黄连粉、青黛香油调涂。

  • 深翳

    病名。见《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沉翳。详沉翳、沉翳内障条。

  • 虚脱呃

    病证名。见《类证治裁》卷三。指真元欲脱所致的呃逆。为虚脱重症。《景岳全书·呃逆》:“凡以大病之后,或以虚羸之极,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若呃一、二声而音低者,中

  • 寒湿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感受寒湿而致者。《症因脉治》卷四:“寒湿痢之症,初起恶寒发热,身痛头疼,呕吐不食,不作渴,痢下脓血,或下黑水,腹反不痛。”治疗如身痛发热,脉浮紧者,宜用败毒散辛温散表;呕吐饱闷,脉长者

  • 无魂

    比喻脉动极迟缓的危象。《难经·十四难》:“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为无魂,无魂者当死也。”

  • 毒涎

    六涎之一。见于疫病之后,由肝心脾肺受其疫毒之气,以致毒涎相积而成。症见便秘尿涩,面色黯赤,浑身发热,昏昏如醉,狂言妄语,不知人事。宜用疏泄之药,取其毒气,荡下其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