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祛毒牛黄丸

祛毒牛黄丸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牛黄三钱半,人参琥珀犀角粉、桔梗生地黄硼砂各半两,雄黄一两,玄参升麻各三钱,蛤粉四两,煅寒水石二两,朱砂七钱,铅白霜、冰片各一钱。为细末,炼蜜为丸,小弹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丸,食后薄荷煎汤、或新汲水化下、或噙化,日二至三次。治咽喉肿痛舌体强硬,满口生疮,涎潮喘急,饮食难进,胸膈不利。

猜你喜欢

  • 风燥

    指风和燥相结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等。治宜润燥清肺,兼以疏风。

  • 久逆

    指脏腑经络之气长期郁滞,不能通畅下行的病机。《素问·通评虚实论》:“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 秋燥

    病名。见《医门法律·秋燥论》。指感受秋季燥气而发的热性病。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六因条辨·秋燥辨论》:“因秋令太温,雨泽愆期,风阳化燥,皷寰宇,以致消烁之势,乘虚袭肺,肺失清肃,则洒洒恶寒,翕翕发

  • 血虚痿

    痿证之一。见《证治汇补·痿躄章》。多由产后或失血后,血虚不能养筋而致痿症。症见手足痿弱无力,不能行动,面色萎黄等。治宜养血为主。《丹溪心法·痿》:“血虚,四物汤加黄柏、苍术煎送补阴丸。”《张氏医通·痿

  • 毛拔

    病证名。《素问·五脏生成》:“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相当于脱发病。

  • 骨节疼烦

    证名亦称骨节烦疼。《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多由风湿相搏、或邪伤营卫、或邪热犯肾、

  • 毒火喉

    病名。指梅毒性咽炎、喉炎。《喉科金钥》卷上:“杨梅结毒,妄投丹药,伤人脏腑,药毒上攻,咽喉腐败,年久月深,患成天空,鼻孔塌陷。”参见天空条。

  • 拱地龙

    见《安徽中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 假葡萄藤

    见《广西中草药》。为爬山虎之别名,详该条。

  • 虚损喉癣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系指喉癣之由于肝肾虚损者。详见喉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