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法之一。用清心火、利小便药物治疗心火炽盛的方法。如心热移于小肠,症见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小便赤涩或溲时热痛,用栀子、连翘、木通、通草、甘草梢或导赤散等。
见《本草纲目》。即石灰,详该条。
出《素问·骨空论》。即妊娠。详该条。
【介绍】:见廷孔条。
【介绍】:见洪炜条。
见《中药通报》(5):205,1956。为蛤蟆油之别名,详该条。
即血不归经。详该条。
【介绍】:东汉时期针灸医生。是涪翁的弟子,郭玉的老师。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木疳。详该条。
病名。①见《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腕痛,详该条。②见《解围元薮》卷一。指肢节酸痛,肿胀,形若鼓槌者,称鼓槌风。③见《疡医准绳》卷四。即鹤膝风。详该条。④见《普济方》卷三百九十三。指七岁以下小儿患丁奚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