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钱草
见《广西中草药》。为穿心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穿心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白苏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掌管针灸科专业的教授和考核。官阶从八品上。参见太医署条。
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所致。临床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
【介绍】:见石芾南条。
病名。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一般有截断、碎断或斜断。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如因骨本身患结核、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赤膜下垂,由客邪所攻,致赤膜从上生而下遮黑睛,名垂帘膜。”详赤膜下垂条。
即绘有人体经穴位置的挂图,一般可供临床、教学和研究参考。国内发行较广的有北京中医学院和广州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编绘的二种,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印行。
①见《江苏药材志》。为杜衡之别名。②出《神农本草经》。为菥蓂之别名。各详该条。
参见《王室养生保健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