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惕肉瞤

筋惕肉瞤

证名。指筋肉惊惕跳动。见《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汗多伤阳血虚津耗,筋脉失养所致。《伤寒明理论》卷三:“其于筋惕肉瞤,非常常有之者,必待发汗过多亡阳,则有之矣。……发汗过多,津液枯少,阳气太虚,筋肉失所养,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动也。”《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伤寒发汗过多,则伤其血,血虚无以荣筋,因拘急而惕惕然跳,且四体百骸,亦瞤瞤然动,是筋惕肉瞤,由于筋肉失养。”因血虚所致者,宜四物汤加减,阳气虚者,宜真武汤等方。

猜你喜欢

  • 伍耳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即耳中疳臭。多由湿热相搏,上冲于耳而成。治宜清热燥湿,用交感丹(《证治准绳》:香附子、茯神、黄连、桂心、甘菊花)。参见脓耳条。

  • 蕨儿菜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蕨之别名,详该条。

  • 合阳疽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系生于腘窝下方合阳穴处之疽。多因湿热邪毒蕴结所致。治宜解表托里除湿清热,内服羌活汤;如已成脓则切开引流,按溃疡治疗。余参见痈、疽各条。

  • 玉麦须

    见《滇南本草》。即玉米须,详该条。

  • 清上止消丹

    《辨证录》卷六方。麦门冬二两,天门冬、金银花各一两,人参三钱,生地黄、茯苓各五钱。水煎服。治消渴,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一斗,属肺消者。

  • 朱春海

    【介绍】:见朱栋隆条。

  • 四失

    指医生治病四种过失:①临症诊治不懂阴阳逆从的道理而盲目施治。②尚未掌握医疗技术,盲目施用各种疗法。③不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嗜好、居住环境和职业,不注意形体的肥瘦、寒温,不区别性情的勇怯,不懂得用比类异

  • 胶菜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鹿角菜之别名,详该条。

  • 浊浴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后正中线2.5寸处。主治胆病惊恐,食欲不振,口舌无力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挑痔疗法

    痔疾治法。先在病人背部寻找痔点(即稍突出表皮、针尖大小,压不退色之小丘疹),常规消毒后以粗针将痔点表皮挑破,再挑断皮下组织白色纤维,术后用纱布覆盖。本法有消炎、止血、镇痛作用,可控制痔的症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