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米疽

猜你喜欢

  • 肝积

    五积之一。《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曰肥气。”《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可起心下,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治宜大七气汤

  • 温淫

    指温病热象炽盛。《灵枢·经脉》:“温淫汗出。”张介宾注:“温气淫泆(通溢)则汗出”(见《类经》卷十四)。

  • 肾俞虚痰

    流痰病的一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常继发于龟背痰(胸腰椎结核)之后。起于腰部肾俞穴,色白漫肿而硬,酸胀不舒,日久疼痛溃脓,呈清稀或夹有败絮状物,不易收口。相当于胸腰椎结核并发寒性脓疡。证治见流痰条。

  • 肾虚月经过少

    病证名。月经过少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早婚,分娩次数多,乳儿众多,或房室不节,损伤肾气,精亏血少,冲任胞脉之血不足所致。症见月经量过少,色黯红,质稀,头晕耳鸣,腰膝疫软。宜补肾养血。用当归地黄饮(《

  • 下奶藤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通光散之别名,详该条。

  • 小舌烂痛

    证名。多由热毒结于胃经,或杨梅疮毒上攻所致,症见小舌生出白点或红肿而烂。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或参见杨梅疮条。

  • 镇靖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震为青睛,络通胆之腑,脏属于肝……,肝胆相为表里,主鼓发生机,怒下可逢,邪莫能犯,曰镇靖廓。”其意指肝胆具有增强正气,促使生机旺

  • 梅藓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

  • 立应四物汤

    《妇科玉尺》卷四方。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五灵脂(半生,半炒)。为细末,温水调下,治产后血晕。

  • 室女虚热经闭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未婚女子由于阴虚血弱,火盛水亏而致经闭。症见经闭不行,羸瘦,潮热。治宜养阴益血。方用柏子仁丸,兼用泽兰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