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又称酒积泄、酒积五更泄泻。详各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即瘛疭。详该条。
见《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即咽。详咽条。
人体部位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眼睑。详该条。
【介绍】:晚清医家。字严士,又号鞠坪。昆山(今上海市)人。少年时开始涉猎医书,后将行医心得撰成《市隐庐医学杂著》1卷(1853年刊行),另编辑有《保赤要言》(1910年刊行)等书。
管,与脘通。任脉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称三管。《脉经》:“关脉细,脾胃虚,腹满,宜服生姜茱萸蜀椒汤、白薇圆,针灸三管。”
病名。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二。指喉疾状如蜂者。多由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所致。《咽喉经验秘传》:“蜂子毒或在脸腮痒烂,或在喉间舌下作臖,色黄如蜂。”治宜解毒泻火,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清胃散等加减。
见鬼眼条。
出《灵枢·九宫八风》。指脊骨两旁浅层肌肉的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