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失枕,详该条。
表里同病的热证。感外邪后化热,充斥表里;或本有内热,又感温邪。症见面赤、头痛、时时恶风、大渴,苔黄干燥,甚至心烦谵语等。
指肾阴液被热邪所消耗的病变。多发生在温病后期。症见低热、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瘦,脉细数或虚数等。
武威汉代医简《治百病方》方。附子、川椒、乌头各三分,泽泻、细辛、术各五分。为末,每服一方寸匕,酒饮,日三次。治感受风寒,骨节重着痹痛。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即狐臭。详该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少阴络脉,见该条。
病名,即小儿哮喘。详该条。
经穴别名。《素问·气穴论》载:“眉本二穴。”王冰注:“攒竹穴也。”
练功方法之一。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弓箭步,前臂交于胸前,掌心朝上,斜向外上方弹出,旋即收至胸前,手掌翻转向两侧伸出,再迅速收至胸前。左右同姿,上下交替。
名词。出《混俗颐生录·户内消息·禁忌消息》。指阴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