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野菜谱》。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即竹沥达痰丸,见该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指经多人协商而制定,或者得到多数人认可而共同使用的固定处方。古代的协定处方现称成方。现代有些医疗单位亦通过集思广益、总结医疗经验而制定了一些对某种疾病有较好疗效的处方,在社会上或在本单位内共同使用。
五脏疟之一。《素问·刺疟篇》:“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治宜小建中汤、橘皮散等。参见五脏疟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痧证之一。①指痧证腹痛而手足暖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阳痧,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出血即安。或因郁气不通之故。”宜荆芥汤。②指热毒郁结之痧。《痧症度针》卷上:“阳痧,即热毒郁结之痧,多因冒暑耕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即小儿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