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又名扶桑骨。位于眼眶(眉棱骨)的后方,颧骨弓上方部位。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在清晨四至五时左右发热。多因肺气热盛所致。《证治准绳·发热》:“平旦发热,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故用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参见发热条。
解剖名。见《审视瑶函》。又名上胞、上睥。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其上界为眉,下界为上睑之眼弦。参见眼睑条。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如银内障证。详该条。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白喉之俗称。详白喉条。
药物学著作。清·徐大椿撰。1卷。刊于1736年。本书共辑《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100种,加以简要的注释,供初学参考。现有《徐灵胎医学全书》等刊本。
【介绍】:见徐锦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精神意识活动的一部分。《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类经》:“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魄属于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如听觉、视觉、冷热痛痒感觉和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