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证类大全本草
见大观本草条。
见大观本草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见该条。
病名。指“目之白睛变青蓝色者”(《张氏医通》卷八)。即白睛青蓝,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介绍】:唐代医家。对《内经》颇有研究,尤精针灸学。撰有《明堂论》1卷,已佚。
病名。生于下颏部的一种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羊须疮。为脾胃湿热郁于肌肤,复感风邪而成。初起在下颏部出现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的红色丘疹,焮热痒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治宜祛风胜湿,凉血清热。初服升
《伤寒温疫条辨》卷四方。僵蚕(酒炒)、滑石各三钱,蝉蜕十二个,姜黄七分,防风、薄荷叶、荆芥穗、当归、白芍药、黄连、连翘、栀子、甘草各一钱,黄芩、桔梗、大黄(酒浸)、芒硝(冲服)各二钱,石膏六钱。水煎,
【介绍】:见汪祝尧条。
证名。指心胸烦闷,亦指四肢困闷不舒之感。亦称烦惋。《灵枢·热病》:“热病,先身涩,倚烦而热,烦悗。”《灵枢·胀论》:“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
即手第二指。又称次大指。《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