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为阳,故名。①指心火。详该条。②指阳热亢盛,通常多见于温病。详气分病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柏子仁,详该条。
病名,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即捧心生,详该条。
问诊中,针对女性的月经、白带、妊娠、产育等方面的情况,作为妇女患者常规问诊内容。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算盘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指疔疮周围红肿不散漫者,称有护场,易治;反之,为不护场,难治。
证名。外肾,即睾丸。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又称两丸冷。《证治准绳》:“两外肾冷,两髀枢阴汗,前阴痿弱,阴囊湿痒臊气,宜柴胡胜湿汤。”参见两丸冷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六经厥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厥论》:“口干,溺赤,腹满,心痛,名少阴厥。……考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参六经厥、厥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