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即黑睛。详该条。
骨名。又名合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即胫骨下端向内的骨突。见踝骨条。
危重证候之一。《脉经·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病人胆绝,七日死……眉为之倾。”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古病名。见《外台秘要·头风旋方》。又称风头旋,详该条。
《金匮要略》方。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甘草各三两,栝蒌根四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日二次。治疟病发渴,亦治劳疟。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将药物精制成药液,滴入眼中,每日三至四次不等。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即附骨疽。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瘰疬之由胎毒引起者。妊母素多恼怒,或气郁化火,或肝脾血虚有热,致儿禀受肝胆二经之热,生下后,于肝胆二经循行部位的耳前颈项间生核累累如珠。如发寒热者,先用小柴胡汤加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