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苦石莲之别名,详该条。
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主要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等里证,继而发热汗出,皮肤痧疹逐渐透露,烦躁减轻,显示病邪由里出表的趋势,多属病情好转的征象。
出《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即麻疹作痢,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辟汗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
见《中药志》。为银柴胡之别名,详该条。
指月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详月经条。
出《广西志》。为蘘荷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见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为黄荆枝之别名,详该条。